诗画一家本是中国文化优秀传统,宋代周密《清平乐·横玉亭秋倚》词曰:“诗情画意,只在阑杆外,雨露天低生爽气,一片吴山越水。”,清翰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又曰:“放桌西湖发浩歌,诗情画意两如何。”苏东坡更放豪言“诗画本一律,天工与清新”,欧阳修也在《盘车图诗》中将画和诗对称并举,甚至说既然“忘形得意知者寡”,那还“不若见诗与见画”。诗与画交,画与诗通,从中国历史传承的角度来看,诗画交融的时空性潮流是挡不住的。文化与开发,传统与创新,命题与使命,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艺术发展。“大画诗游”则是诗画主动亮相双向交流新的发展史,我们合力让它真正获得显赫的纯艺术地位。《文化参考报》做“大画诗游”的宗旨就是把它做成饕餮诗画文献大系,做成诗与画的新文化丝绸之路。《文化参考报》做“大画诗游”的目的就是把“画”最直白的视觉效果,做成最含蓄“诗”的文字符号,让“画”回归东方母体语境,重燃“中国经验”,再现“中国元素”。“大画诗游”就是一个既带有国际化视野,又有本土文化情怀的一个很有特色的诗画跨界的大型专题。
邀请100个甚至1000个诗人同写一幅画,这是个充满野心又回归本质的原初艺术构想,希望“大画诗游”能为充满着碰撞、刺激和张力的世界当代艺术领域带来一些冷静、平和、清雅和意味深长的不同选择。
每一幅大画都是一部诗史。
“大画诗游”第一期是著名画家王西京的《黄河,母亲河》。
黄河,大自然的神奇之作,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养育着一个伟大民族的生命意志和文化精神,见证着几千年中华文明的行进历程,也承载着炎黄子孙的无尽膜拜、感恩和眷恋。对于西部文化乃至中国文化,对于所有中国人,黄河,永远是让人心潮澎湃的主题。王西京的《黄河,母亲河》是宏大叙事的山水画巨作,是黄钟大吕般的盛世强音,体现了为母亲河高歌的大手笔,画出了中华文化的根脉魂魄,画出了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,画出了中华文明与时代精神的交相辉映,抒发了为实现伟大民族复兴而歌唱的胸怀。这幅画长18米,高3.72米,前后历经9个月的构思创作的《黄河,母亲河》选择壶口瀑布这一段来表现黄河,几乎是对山水画体量极限的挑战,体量超越了中国历史上所有著名的长卷和巨制:现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南墙面上。
大画诗游征集主题:
王西京的《黄河,母亲河》。
王西京简介
王西京,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,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、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、陕西省文联副主席、陕西美术家协会主席、西安中国画院院长、西安美术家协会主席,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、教授,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、西北大学、云南大学、西安美术学院教授,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,第九届、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,一级美术师,被国务院授予“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”,荣获“中国时代先锋人物”、“第四届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”、“陕西省红旗人物”、“陕西省行业领军人物”、“陕西省优秀共产党专家”、“劳动模范”等光荣称号。
四十多年来,他曾在国内外报刊、杂志发表作品五千余幅,先后出版作品集、论文集等60余种。
曾先后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日本、英国、法国、泰国、韩国及香港、台湾、澳门、深圳、大连、北京、广州、郑州、合肥等国家和地区及城市成功地举办画展三十多次,被新加坡南洋美术学院、马来西亚艺术学院、泰国东方书院聘为客座教授。
王西京在2000年荣获日本政府“国际阿卡得密奖”和“教育文化勋章”;2002年荣获汉城国际书画大展“国际贡献奖”和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运动”特奥金质奖;2003年获日、中、韩“国际美术节大展”金奖和“中国北京国际美术节”特等奖;2005年获“法国国际美术沙龙展”特别奖,是我国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艺术家。
大画诗游征集时间:
即日起(愈快愈好)。一个月内。
大画诗游征集参与方式:
登陆新浪博客关注策划人之一高世现博客http://blog.sina.com.cn/gaoshixian2007,并在相关画家作品的博文下回复跟帖即可。
大画诗游征集评选标准:
1,短诗,短小精悍,诗歌不超过30行。题目自拟,但需含"黄河"二字。
2,不偏离画意,具有创新精神。
先由画家推荐报刊发表(有稿酬)。后期出丛书有样书。
更多事项待加。(这一期预热中)

